
鸡蛋是人类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,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。对人类而言,鸡蛋的蛋白质品质极佳,仅次于母乳。一个鸡蛋所含的热量,相当于半个苹果或半杯牛奶的热量,但是它还拥有8%的磷、4%的锌、4%的铁、12.6%的蛋白质、6%的维生素D、3%的维生素E、6%的维生素A、2%的维生素B、5%的维生素B2.4%的维生素B6。这些营养都是人体必须的,其作用十分重要,如修复人体组织、形成新的组织、消耗能量和参与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等。
据分析,每百克鸡蛋含蛋白质12.8克,主要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,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,并与人体蛋白的组成极为近似,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可高达98%。每百克鸡蛋含脂肪11至15克,主要集中在蛋黄里,也极易被人体所消化吸收,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、固醇类、蛋黄素以及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及B族维生素。这些成分对增进神经系统的功能大有裨益,因此,鸡蛋又是较好的健脑食品。
鸡蛋黄中同时含有较多的胆固醇,每百克可高达1510毫克,因此,不少人,特别是老年人对吃鸡蛋怀有戒心,怕吃鸡蛋引起胆固醇增高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。但是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,鸡蛋中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,但同时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。卵磷脂进入血液后,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,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,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。
因此,科学家们认为,对胆固醇正常的老年人,每天吃2个鸡蛋,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胆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,不会造成血管硬化。但也不应多吃,吃得太多,反而不利于胃肠的消化,造成浪费,还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。每人每天以吃1至2个鸡蛋为宜,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吸收,又能满足机体的需要。
鸡蛋除了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外,还以下具有多种养生功效:

-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和铁、钙、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,蛋白质为优质蛋白,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。
- 鸡蛋富含DHA和卵磷脂、卵黄素,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利,能健脑益智,改善记忆力,并促进肝细胞再生。
-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,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,具有防癌作用。
- 鸡蛋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,可强精益气、提高精液质量、增强精子活力。但要注意的是,它是对精子有好处,对壮阳就未必了。
- 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,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,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,约为鲜蛋的10倍,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。
- 蛋清有润肺利咽,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以治疗咽痛、目赤、腹泻、疟疾、烧伤等等疾病。
- 鸡蛋黄加乳汁适量服用有治疗惊厥的作用。
- 蛋黄油内服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,外敷可治疗婴儿湿疹。(蛋黄油制法:鸡蛋煮熟,去蛋白,将蛋黄放在小锅内焙煎、取油。)
在鸡蛋的多种吃法中,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,煮蛋为98%,炒蛋为97%,嫩炸为98%,老炸为81.1%,开水、牛奶冲蛋为92.5%,生吃为30-50%。由此可见,煮鸡蛋是最佳吃法。
你会不会觉得煮鸡蛋特别简单呢?水+蛋煮一会儿就OK。真的是这样的吗?其实煮鸡蛋还是有一些小诀窍的。

1.泡水
在煮鸡蛋之前,最好先把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。开始煮时,水必须没过蛋,否则煮出来的鸡蛋不仅生熟不均,影响口感,蛋黄也会移出蛋心移向蛋壳。再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,以降低蛋内气压;再放入冷水锅中煮沸,这样蛋壳就不易破裂了。
2.火力
煮鸡蛋时若用大火,容易引起蛋壳内空气急剧膨胀而导致蛋壳爆裂;若使用小火,又延长了煮鸡蛋的时间,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。实践证明,煮鸡蛋以中火最为适宜。
3.时间
在确定了火力大小之后,只要准确地掌握好了煮蛋时间,就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。例如,煮软蛋,水开后煮3分钟即可,此时蛋清凝固,蛋黄尚呈流体状;煮溏心蛋,水开后煮5分钟即可,此时蛋清凝固,蛋黄呈稠液状,软嫩滑润;煮硬蛋,水开后煮7分钟即可,此时蛋清凝固,蛋黄干爽。如果煮的时间超过10分钟时,蛋清部分会变得紧实,影响口感,但并不会导致营养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