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机 楚系简帛字形
机,楚系简帛字形。
说文,木也。从木几声。居履切。
段注,机,盖即桤木也,今成都桤木树。读若岂,平声。杨雄蜀都赋曰:春机杨桺。机桤古今字。桤见杜诗。王安石诗以桤滋移为韵。韵会音邱其切,与蜀语合。
徐锴,山海经: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,多机木。郭璞注:机木似榆,可烧以粪稻田。出蜀中。
机,从木几声。似乎是纯粹的形声字?几,除了表示声音,再无它义。山海经的机木,单狐之山,在内蒙,并非蜀中成都,桤木之说也是猜测。疑几为译音字,因为是木头,所以加木成机。
至于机本身的造字,从木从几,几,踞几也。象形。字形像矮小的桌案,现在还有茶几。茶几之材料多为木头,遂有机字。本义是凭几,席地而坐时供坐者依凭。凥,踞坐。楚系简帛字形近似柜字,机便是类似柜子的小型木制家具。

然而,现在用的机字诸义,其实是来自另一个字:機。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,機简化为机,两字遂合用一体。

機,小篆字形。从木,幾(jī)声。从木没问题,幾有两个系列的解释。
是由两个幺构成的,幺是丝,很细微,表示小的意思,如幺妹,两幺叠加成,表示小之又小的意思;戍由人和戈构成,表示人扛着戈守卫的意思,如戍边、卫戍。
说文,幾,微也,殆也。从(yōu)从戍,会意。戍,兵守也,而兵守者,危也。
微也,殆也之说,有不同的解读。有人认为是守备力量微弱,所以很危险;有人认为是发现有细微的迹象,而派兵把守,表示有危机感;有人认为守卫之际必须关注一切细微的动静、迹象,表示事情的苗头或预兆。

着眼于戍,人持戈,跟兵器有关,便是连珠一样的联动装置,本义:弓弩上的发射机关。
李银,但所指也可为丝,戈并非一定指兵器,当指形状象戈的架子。纺纱时,悬丝于架,人坐在下面用纺叀将几股丝拈成纱线;有了纺车以后,才代替这种手工纺纱。纺织多为女工,故商金文戍所从人或为女。因此,这应该是指機,即人类最早的机器纺纱机!
今以几为其简化字,不妥。几本指几案,只有小的意思。而其义主要指拈成的纱线状如串珠,而有小而很多的意思。
说文,主发谓之機。从木幾声。居衣切。
段注,(機)主发谓之機。下文云:機持经者。機持纬者。则機谓织具也。機之用主于发,故凡主发者皆谓之機。檃桰(矫正竹木弯曲或使成形的器具)之辞。
兵器也好,织机也罢,都是木制的机械装置,为实体;机关,机巧,机心,时机,先机,危机……为虚化。汉字都可左右逢源,汉字思维就是这样自由灵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