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进是《儒林外史》里第一个正式登场的名士。从他以及后面的范进、倪霜峰、王玉辉身上可以看出,做举业求功名是他们毕生唯一的追求,除此之外,绝不会再想其他生存之道,哪怕穷困到卖儿卖女或者饿死。正是因为心里横了做官的念头,才会把功名看的重中之重。八股开科取士,一个读书人若时运不佳,只好做一辈子童生或秀才;若时运好,果然中的举人进士,人人尊重,个个敬仰,荣华富贵唾手可得。与其说他们热衷读书科举事业的追求,毋宁说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的诱惑迫使他们不得不而。

这周进六十多岁还是一个童生,胸中虽有才学,怎奈时运不济,文章不入主考官的眼,考了一辈子还考不上个秀才,真个是屡考屡败,屡败屡考。被新进学的枚玖嘲笑,遭王举人轻视,只得忍气吞声。经人推荐,做馆授课。因为不懂人情世故,呆头呆脑,混了一年就被众人辞了。在家日食艰难,读书求功名眼看得再也没希望了,跟了姐夫上省城做生意。一日,闲暇无事,想去贡院看看。用了钱进得贡院,才走到第一个号房门口,一头撞死在号板上。至此,对他的遭遇让人又好笑又可怜。原来在那个年代,读书人眼里只有一个信念: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周进自然看不上做生意这一行。怎奈自己考了一辈子却连进贡院考试的机会都没有,现在身临其境,怎能不伤心欲绝。

好在周进被人救起,虽不死了,犹自索鼻涕,弹眼泪,伤心不止。伙同做生意的人听他姐夫讲述他的遭遇,众人成人之美,合资让周进纳监进场考试。明清之际,监生可以花钱捐买,进贡院考试。周进听见天下有这等好事,不哭了,说道:“若得如此,便是重生父母,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”。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。终于时来运转,考中举人,上京会试,又中了进士,殿在三甲,辗转几年,升做国子监司业。终于不再被人冷眼相待,当初看不上他的人都来巴结,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,不是亲的也来认亲。他曾经坐馆教书的地方还竖了他的长生牌。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的冷暖在周进身上全都体验过了吧。
科举对读书人灵魂腐蚀在周进身上得到完美体现。周进相比范进具有戏剧性。范进看到自己中举的报帖,才欢喜疯了,周进只是进来贡院游玩,还不曾考试,就一头撞在门板上,直僵僵不省人事。多年遭受的凌辱和委屈就在此刻一下子涌上心头,这一撞,是对自己多年命运坎坷的发泄和绝望。若非好心人帮忙,周进一生就要含恨而终。科举腐蚀读书人思想深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