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首页 常识

光山县地图位置(信阳市光山县各乡镇、街道名字的由来)

时间:2024-12-11 08:15:56

光山县乡镇地图

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,设光山县,因县西北有浮光山而得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记载:册俯映长淮,每有光耀,因名光山。


弦山街道

邓颖超祖居

因周朝弦子受封于光山,史称“弦国”,光山有“弦山”之称,街道因此得名。


紫水街道

紫水塔

紫水河蜿蜒环城,有紫气东来之寓意,街道由此得名。


十里镇

此处曾有古庙,距离县城十里,故名十里庙,简称十里。


寨河镇

寨河,古称柴水,发源于新县境内大别山北麓,流经光山县境入淮河。寨河古名壑水,因“水出白沙山,东北经柴亭西,俗谓之柴水”。“

因柴字后人作寨,名寨河,明朝始时形成集镇,以河得名。


孙铁铺镇

相传明朝时,孙姓在此开设铁匠铺,称孙家铁匠铺。明清为古驿铺,明朝时形成集市,名孙铁铺集,镇以此得名。


马畈镇

此地三面环山,中间是一片平畈(即平地);清朝时,马姓居此称马家店,亦称马家畈。

清末民初,易姓家族兴起,更名易马畈,1958年称马畈。


泼陂河镇

永济桥

元朝时形成集市,明朝时称“泊陂店”。清乾隆年间,因镇坐落在河岸,河水湍急如泼,习称泼陂河(俗称泼河)。


白雀园镇

古代白露河西岸一片紫竹园,常年宿集着白雀,白雀园由此得名。

渡口附近行人渐多,有人在此搭棚做买卖,元明时形成集市,称白雀店、白雀园集。


砖桥镇

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

明朝时,此处建有砖砌石拱桥,后来有人在桥北头做买卖,日久成集,以桥名集为砖桥店,镇以此名


仙居乡

因境内仙居山而得名,仙居山因葛洪隐居修仙而得名。

天宝元年(742年),改置仙居县。南宋建炎年间废,并入光山县,其城渐毁,时间久了成为一过路小店,后称仙居店,。


北向店乡

明朝末年,江西上高县向氏兄弟二人来此搭棚开店铺两家,渐成集市,俗称向家店。

后将居北的称北向家店(亦称小向店),后简称北向店。


南向店乡

五岳水库

旧城建于元末,名古浪城,后城毁。

明朝末年,江西上高县向氏兄弟二人来此搭棚开店铺两家,渐成集市,俗称向家店。

后将居南的称南向家店(亦称老向店),后简称南向店。


罗陈乡

原名斗塘店;明朝时,村人罗纪建镇后改称罗官店;清朝初期,罗、陈二姓在此开饭店,改称罗陈店,后简称罗陈。


殷棚乡

相传殷氏搭棚,聚落成集,集以棚名,称殷家棚集,俗称殷棚。

1966年建五岳水库,原殷棚集在五岳水库蓄水后被淹,集镇迁牢山南麓傅坳(即今址),傅坳更名为殷棚。


晏河乡

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

明朝时,晏姓临河而居,取河名晏家河,简称晏河,村以河得名。


凉亭乡

清朝初期,刘氏建亭于此,亭间有石条、石凳可供行人歇息乘凉,故名刘家凉亭。清乾隆年间,在刘家凉亭周边兴集市。

后刘家衰败,陈氏家族重修该亭,更名陈凉亭,习称凉亭。


斛山乡

辖区内山下广上狭,远眺此山酷似古代盛酒器皿仰斛,得名斛山,村以山得名。


槐店乡

相传明朝时,此处有古槐树一棵,后渐成集市,称独槐树店,简称槐店。


文殊乡

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

南朝梁时期,建文殊寺于此,因佛教文殊菩萨在此食禄香火,集以寺名,简称文殊。
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