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首页 常识

阿里地区简介概况

时间:2024-09-21 10:49:19

阿里被誉为“世界屋脊之屋脊”、“世界第三极”、“生命之禁区”。自古以来,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,勤劳勇敢,生生不息,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巨大的文化财富。早在三千年前,屹立于此的象雄部落创造的象雄文明,影响中南亚和雪城高原数千年;

阿里地区 札达县 札达土林风景区

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,面积 120 多万平方公里,它北邻青海、新疆,东接四川、云南,以南、以西与缅甸、印度、不丹、尼泊尔等国家接壤,边境线约 4000 公里,其中横巨于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2500 多公里,构成了祖国西南边疆的天然屏障。

阿里地区志 封面图

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主体部分,东部和南部为海拔 2000 米 ~4000 米的高山谷地,西部和北部为海拔4000米~5500 米的大山环绕的雪地草原,中部为拉萨河、年楚河、雅鲁藏布江冲积而成的河谷低地。区域内山脉连绵,雪峰重叠,江河纵横,湖泊棋布,东南边缘森林茂密,西部、北部地区草原相接,中部河谷地带良田广布。

阿里地区志 目录

西藏自治区辖有昌都、林芝、山南、拉萨、那曲、日喀则、阿里等7地 (市)、74 个县 (市、区),718 个乡 (镇)截止到2000 年底,全区总人口 262 万人,以藏族为主体,藏、汉、蒙古、回、门巴、珞巴等多民族聚居,其中,藏族占区内总人口的92.2%。

20 世纪50 年代前的旧西藏实行封建农奴制度,占人口不足5% 的官家、贵族、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占据了西藏的绝大部分耕地、草原、山林及大部分牲畜,并以封建领主庄园的形式为其服务,而占总人口95% 以上的农奴、奴隶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,不得不终身依附于三大领主。三大领主结成一体,构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政权。在这一制度统治下,西藏的经济、社会长期停滞不前,生产力日益萎缩,政治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况。

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坚持“实事求是”原则,力求全面记述阿里地区的历史与现状,突出地方特色,记载重点放在阿里和平解放至公元 2000 年。

鉴古知今、继往开来,西藏地方志经过数年的努力,现已结出了丰硕成果,其间凝聚了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广大编撰人员的心血。在各类志书陆续付梓的时候,我们向读者奉上此序,以明修志宗旨,以示修志原则,以彰各界对修志工作的支持和贡献,并通过提掣志书之纲领,向社会和读者推介社会主义新方志的重大成果,为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力量。

最新推荐